【中心名称】 :
碳基能源转化材料与技术工程中心
Innovation & Engineering Center For Carbon-based Materials And Technologys
【中心简介】
中心于2020年中旬成立,同年入住“嘉兴学院G60科创走廊与创新研究院”。本中心以解决“能源”和“环保”两个领域的科学技术难题为研究方向,乘着“碳达峰”与“碳中和”的东风,深耕“碳中和技术路线”。中心现有不同学科背景的研发人员18人。中心以“清洁能源”和“碳减排”等高新技术开发及成果产业化为目标,以服务区域需求为导向,致力于解决材料能源环境等交叉学科中的瓶颈问题。
【代表性照片】
【主要研究方向或主要服务内容】
有机固废清洁资源化及合成气催化转化材料与技术
l研制多种低成本基于天然矿物材料的有机固废(含生物质)热解气化催化剂
l开展有机固废(含生物质)焦油水蒸气重整、CO2重整催化材料的研制
l通过费托合成反应将生物质热解气化得到的合成气(CO+H2)催化转化为清洁液体燃料或化工中间体
生物质定向催化转化材料与技术
l创制多活性中心共存的催化剂
l控制反应动力学,研究木质素及其模型化合物到芳烃的转化
l利用DFT理论计算,原位表征等技术研究关键步骤的中间过渡态和反应路径
l针对木屑等的脱氧加氢制备烷烃、芳烃过程,研制高性能的多功能催化剂
CO2捕获与催化转化材料与技术
l研发针对CO2的分子特性团队将继续发展新的合成方法制备多种低成本的纳米多孔CO2捕获材料
l研制基于光催化、电催化或光电催化还原转化CO2为有价值的碳氢燃料的催化转化材料
【团队负责人及核心成员简介】
李溪,博士,教授,国家特聘专家,博士生导师。2005年12月获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哈佛大学博士后。创新嘉兴·精英引领人才计划获得者、嘉兴市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嘉兴市十大优秀科技人才、嘉兴学院“南湖学者”特聘教授、校尖峰团队领军人才,牵头组建嘉兴学院“绿色生态与低碳能源技术研究中心”。主要从事微纳材料的设计制备与应用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上海市科委项目等多项研究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Science、J. Am. Chem. Soc、Angew. Chem. Int. Ed.、Phys. Rev. Lett.等国际顶级期刊杂志上发表SCI论文100多篇,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指导博士生8人,硕士生16人。
王燕刚,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2009年3月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15.8-2016.8在美国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做访问学者。嘉兴市杰出人才培养人员,嘉兴学院“南湖学者”特聘教授,校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催化新材料与新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上海市科委重点支撑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多项研究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Adv. Mater.、Adv. Energy Mater.、ACS Nano、Appl. Catal. B: Environ.、Green Chem.等知名刊物上发表论文100余篇,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指导博士生4人,硕士生20人。
胡长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嘉兴学院“南湖学者”特聘教授,环境工程学科带头人,生于1970年7月。2009年获南京大学生态学专业博士学位。主要从事生态毒理学与湿地生态修复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项目多项,在Bioresource Technol.、Soil Biol. Biochem.、Chemsphere、Aquat. Toxicol.、J. Hazard. Mater.、SCI. Total Environ.、Energy等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专著1部,申请或授权发明专利20余项,指导硕士生3名。
【关键技术】
1.碳基能源转化材料与安全应用技术
生物质催化转化制备生物燃料和精细化学品;C1分子催化转化;生物质热解气化技术及装备;生物油/焦油催化重整利用等催化材料设计与应用等;
2.碳基功能材料的高效节能制备技术
先进碳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其能源存储;类石墨烯材料的催化技术;生物炭高值化利用等;
3.微纳材料的设计与智能制造技术
借助材料基因组技术和多源高通量微纳加工设备,对微纳催化材料进行模拟设计、筛选和加工。
【研究成果】
本中心成员现已主持国家级、省部级及企业合作研究课题30余项;在Science、Nature Commun.、J. Am. Chem. Soc、Adv. Mater.等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SCI论文300余篇,其中高被引论文15篇;受理或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
【服务面向】
中心以“清洁能源”、“碳减排”及“微纳制造”等高新技术开发及成果产业化为目标,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与产业化升级需求为导向,致力于解决材料能源环境等交叉学科中的问题。具体的服务面向如下:
1、清洁能源:有机固废资源化、氢能源材料、先进碳材料、环境功能材料、工业催化材料;
2、航空航天:高温耐磨材料、结构符合材料、极端环境材料;
3、电子信息:传感功能材料、稀土复合与光电磁超级功能材料、功能高分子、低维功能微纳电子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