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名称】
智慧交通研究中心/Smart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Center
【中心简介】
研究中心由嘉兴学院、中国电科三十六所和嘉兴交警支队联合共建,研究团队由杨小牛院士领衔,以现代城市智能交通一体化应用为大环境,利用5G、人工智能等技术,形成交通感知与数据挖掘,智能信号控制,交通仿真与态势预测等专项技术,逐步实现“点智能”、“线智能”、“面智能”,将研究成果加以示范应用与产业化,为交管部门提供动态精准的决策体系,改善市民交通出行体验,提升交通服务品质和安全管理水平。
【代表性照片】
中国工程院杨小牛院士领衔
【主要研究方向或主要服务内容】
研究中心主要设置三大研究方向:交通智能感知理论与方法、交通信号智能控制理论与方法、交通智能装备研制;九大研究内容:交通流全天候智能采集、交通事件智能检测、交通多源异构数据深度融合、交通信号智能感应控制、交通仿真与态势预测、交通规划智能辅助决策、交通信号智能控制机、交通边缘算力智能体、交通信号智能网联终端。
【团队负责人及核心成员简介】
朱耀东:嘉兴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
朱耀东,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浙江省151人才,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嘉兴市首批拔尖人才。现任嘉兴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嘉兴市移动机器人与智能技术重点实验室主任,嘉兴市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评估标准起草人,浙江省电子学会理事,浙江省重点研发计划负责人。主持和参与浙江重点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面上项目和市科技计划项目10多项,授权发明专利4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10项,软著12项,在各类核心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主要研究方向为嵌入式计算、交通智能设备研制。
团队核心成员
朱蓉:博士/教授/浙江省151人才/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交通信息智能处理、计算机视觉、机器学习、数据挖掘
陈滨:博士/副教授
研究方向:交通信号智能控制、深度学习
钱小红:高级工程师/总经理
研究方向:交通规划智能辅助决策、交通智能网联
叶宝林: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交通信号协同控制、信号控制仿真与优化
王晓琳:博士/讲师
研究方向:交通数据挖掘与智能处理、软件智能测试
黄涛: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智能交通信号机研制、交通信号智能网联终端研制
【关键技术】
1、“点智能”交通信号智能感应控制技术
打破传统交通信号相位、周期的定义,对路口各类交通流进行实时检测,并基于智能控制算法,自动计算得到放行的车道及放行时间,有效减少绿灯空放,提升路口通行效率,改善市民交通出行体验。
“点智能”交通信号智能感应控制
2、基于深度学习的行人智能检测技术
基于深度学习目标检测模型对行人进行实时检测,并通过迁移学习的方法使用路口行人画面对模型进行强化训练,提高行人检测精度,目前在不同场景下行人识别准确率≥95%。
行人智能检测
3、摄像头画面异常智能识别技术
路口摄像头容易受到大雾、暴雨和台风等恶劣天气影响,导致视频画面模糊、剧烈晃动,从而影响实时交通流的采集。项目团队开发路口摄像头画面异常智能识别算法,用于实时检测画面模糊和抖动情况,识别精度达到96%,单帧画面(分辨率为2688*1520)检测时间为30ms,同时支持8路视频实时检测。
【研究成果】
1、交通信号智能控制机
基于人工智能、电子信息等技术,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化交通信号智能控制机。该设备主要由核心控制模块、数据交换模块、信号机控制模块、检测器接口模块、网络通信模块和电源模块组成,可运行“点智能”控制算法、“线智能”控制算法、“面智能”控制算法、公交/有轨电车优先信号灯控制算法、特勤模式、NTCIP协议通讯等,支持5G、光纤、等高速网络通信。
2、交通边缘算力智能体
基于华为昇腾310 AI处理器,研制交通边缘算力智能体,主要用于视频的实时解码和交通智能分析检测,支持16路720P(30FPS)以上视频流解码。智能体主要功能有:车道级机动车数量检测、车道级非机动车数量检测、行人检测、车道线/虚拟线圈划设、画面抖动实时检测、画面模糊度实时检测、停车次数统计、平均延误统计等。
华为昇腾310 AI处理器
【服务面向】
1、面向交通信号实时智能感应控制,提供完整解决方案和项目落地运营支撑服务;
2、针对机器视觉应用、交通智能感知方向,提供技术支撑服务;
3、面向交通评价、交通规划提供技术咨询服务。